[23] 即自我最终来源于身体的感觉,主要来自身体表面发出的感觉。可以把自我看作身体表面的心理投影,另外,如我们在前面看到的,它代表心理结构的表面。——此注首次出现于1927年的英译本中,在该译本中还说此注是经弗洛伊德认可的。在德文版中没有这个注释。
[24] 我最近才听说这样的例子,实际上,对于我的“梦工作”的描述来说,这倒是一个异议。参见《释梦》,见《标准版全集》,第4卷,64页;第5卷,564页。
[25] 这个词语在弗洛伊德题为(强迫行为和宗教实践》的论文中出现过(《标准版全集》,第9卷,123页,1907)。但是,这一概念的最早的前身在第一篇题为《防御性精神神经症》(1894)的论文的第二部分中就出现了。
[26] 进一步的论述在66~67页。
[27] 参见《自恋导论》(1914)和《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1921)。
[28] 除非我错误地把“现实检验”的功能归于这个超我——这是需要纠正的一点。(参见《标准版全集》,第18卷,114页和注2,1921)。假如现实检验仍是自我本身的任务,它将完全适合于自我与知觉世界的关系。一些从来没有非常明确地阐述过的关于“自我的核心”的较早的建议也需要校正,因为单单知觉意识系统就能作为自我的核心。弗洛伊德在《超越唯乐原则》(1920)中谈到把自我的无意识部分作为它的核心(《标准版全集》,第18卷,19页);在弗洛伊德以后写成的论文《幽默》(Humour,1927年)中,他提出超我作为自我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