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编排毛病的部分例证,也许编者会自圆其说,说现成的佳译难求,免不了挂一漏万。其实现成的佳译虽然不多,也不如编者想象的那么罕见,只要他肯虚心求贤,广为搜辑,这部《中国文学选集》的译文水平,当会更高。本书译文出于二十三人之手,其中只有五位是中国人,且皆旅居海外。邃于汉学的英译高手大有人在,尽成遗珠,未免可惜。
入选的英美译者凡十八位。其中如葛瑞汉(A. C. Graham)、霍克思(David Hawkes)、海涛尔(J. R. Hightower)、赖道德(J. K. Rideout)及华生等,都是此中高人,即有小疵,也不掩大瑜。霍克思译的《离骚》,华生译的《史记·李将军列传》,信实、流畅,整洁而有文采,堪称此道典范,比起汉学英译大家魏里来,可谓进一大步。最显赫的名字当然是庞德。论创作,他是大诗人,连艾略特也以师兄相视。论汉诗英译,他的可读性自然很高,可靠性却很低。《诗经》古拙天然的风味,一到庞德笔下,伸之缩之,扭且曲之,都成了意象派自由体仿古的调调,只能算是一位西方大诗人面对《诗经》,感发兴起的模拟之作吧,拿来当作信实的翻译,无论如何是不称职的。兹以小雅《何草不黄》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