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制体(亦作“典志体”,我习惯用“典制体”)史书从唐朝杜佑的《通典》(第一部典章制度的通史)、《唐会要》到《文献通考》,直到历朝会要,其中以《通典》的成就为最高。《通典》从历史观点、编纂方法、所述内容来看都非常重要。《通典》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讲求经世致用。杜佑说:“所纂《通典》,实采群言,征诸人事,将施有政。”[3]意思是说编纂《通典》就是要用它来作为处理政治事务的参考。第二个特点是重视社会经济的作用。《通典》分为九门,食货为首,经济放在第一位。杜佑继承管子的思想,主张衣食足而知荣辱。凡国家政治生活都要从食货开始,没有食货,无从谈礼乐文化等各种活动。这个思想很了不起。不论从编纂的严谨,还是从历史观点、史学思想来看,《通典》都有很高的成就。
纪事本末体史书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到后来的历朝纪事本末,产生了很大影响。它是以事件为中心,把历史上的大事列举出来,记述每件大事是如何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采用这种史书体裁撰写历史,便于人们对事件始末原委的认识。今天用章节体来写各种文章,写历史,介绍事件怎样产生、经过怎样、结果怎样、影响怎样,等等,就是纪事本末。可见,纪事本末体和20世纪人们用章节的形式写书很接近。当然,20世纪用章节体写书是从西方引进来的,但是这种思维方式已经包含在纪事本末体史书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