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水陆师学堂是清末有名的海军学校之一,其前身是原广东实学馆。1887年3月,两广总督张之洞会同广东巡抚吴大澂奏请以实学馆为基础,创办水陆师学堂。
江南水师学堂是由南洋大臣曾国荃于1890年奏请在南京设立的,培养驾驶、管轮人才。
洋务派创办水陆师学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甲午战争中海军的挫败,使水陆师学堂也随之衰落。造成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发展的客观条件,当时的中国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实行的都是封建制度,尽管这些军事学堂能在发展过程中得到洋务派的偏爱和清政府的支撑,却终不能摆脱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蚀和禁锢。
天津武备学堂创于1885年,这是清末第一个新型陆军武备学堂。李鸿章力主创办的这所武备学堂,其目的是仿效西方军事学校,以提高军队素质,增强战斗力。后来北洋系将领多出于这所学堂。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时,学堂被毁。
1896年,袁世凯、张之洞又分别奏请设立了直隶、湖北武备学堂。
武备学堂的创立无疑为清末以至北洋军阀时期的中国培养了不少军事人才。其教学和课程设置不仅重视应用学科,也重视基础理论学科,能在学习基础理论课的基础上再做军、兵种的学习操练。对此并有明确规定以避免偏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洋务派那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有所转变,并能从根本上着眼来培养军事人才。在招生制度上,水陆师、武备学堂与外国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的招生办法有所不同,即在招生时资格规定甚严,对学生基本知识、道德品性以及身体素质、健康状况都有较为明确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