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诗,不可略过诗前小序——这是诗人创作本诗之时的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这首光照千古的《正气歌》,正是诗人以一己充盈天地之“浩然正气”,抵挡着这里的水气、土气、日气、火气、米气、人气、秽气等种种污浊之气而谱写的一曲生命壮歌!古人所说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非此岂有他哉?
书文山卷后
谢翱
魂飞万里程,天地隔幽明。
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
丹心浑未化,碧血已先成。
无处堪挥泪,吾今变姓名。
[点评]
这是一首别具风骨的爱国诗!诗人曾经率部投军文天祥(号文山),他在文天祥就义之后将此诗题在文天祥的诗卷之后,以表明他对于文山的崇敬,可见他自己精神气质之不凡。特别如“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颔联两句,写出了诗人没有或者说没有机会跟随文山慷慨就义的遗憾。
德祐二年岁旦
(二首选一)
郑思肖
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
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
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
耻见干戈里,荒城梅又春。
[点评]
首联“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两句:新年之际,诗人不言喜悦却只道愁怀与辛酸,可见这种愁怀与辛酸是多么的沉重。而这样的结果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颔联写道:“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面对元人的铁蹄,诗人对天祷告:但愿胡马对于中原的践踏只是暂时,而我自己无论如何都是心向大宋的。但是,颈联却又表现出一个书生的无奈与忧虑:安静读书已经不再可能,而能够挺身报国的又会是谁呢?尾联展望新的一年,不仅没有看到什么新的希望,反倒似乎看到了老杜《春望》里的情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