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193页,北京,中华书局,2006。
[17] (唐)房玄龄等:《晋书》,139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18] (清)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43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19] 冯友兰:《冯友兰文集》,第二卷,《中国哲学史》(上),169页,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
[20] 冯友兰:《冯友兰文集》,第二卷,《中国哲学史》(上),172页,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
第三节 审美感应观照下的《庄子》——以莫顿译本为例
1915年1月31日,莫顿(Thomas Merton)出生于法国南部的普拉德(Prades),莫顿的母亲是美国人,贵格会教友,父亲是新西兰人,出自英国国教,他的父母亲均为画家。莫顿年幼时曾在法国、英国和美国就学。在剑桥学习法文和意大利文,后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38年加入天主教。1948年出版自传《七重山》,成为畅销书。1965年,莫顿的《庄子之道》(The Way of Chuang Tzu)出版,这是根据之前的《庄子》译本所作的拟作。1992年,香巴拉(Shambhala)口袋书经典系列中,有《庄子之道》这本书,它只有巴掌大小,全书由62个短小的故事构成,每个故事都有题目,几乎每个故事都译成了自由体诗,趣味性、可读性很强。《庄子》英文全译本的译者华兹生认为“如果读者注重文学性,他推荐的译本是托马斯·莫顿(Thomas Merton)的《庄子之道》”[1],华兹生认为译本再现了庄子语言的生动。 华兹生英文译本的文辞素来为英译同行所肯定,所以他对莫顿译本文学性的赞誉,是莫顿译本成就的有力见证。